网站首页    气调库建造    气调库

气调库

气调库又被称为气调储藏库或气调冷库,是目前世界上食品保鲜储藏冷库。它是保鲜库的“升级版”,在保鲜库温湿度基础上,增加气体调节,通过对储藏环境中温度、湿度、二氧化碳、氧气浓度和乙烯等条件加以控制。通过调节食品环境气体成分,抑制食品的呼吸作用(鲜活果蔬)、蒸腾作用,延缓食品生理的新陈代谢,从而更好地保持果蔬的新鲜度和商品性,延长果蔬储藏期和销售货架期的冷藏方法是的冷库。

 

气调库分类

 

万能制冷温馨提示:气调库有多种类型,通常按用途、构造形式和气调方法进行分类。

 

1.按用途分类

 

按货物种类不同, 可分为水果气调库、蔬菜气调库和粮食气调库等。 因为果蔬的生理特性不同, 气调贮藏的要求也不同。

 

2.按构造形式分类

 

有砌筑式、夹套式和装配组合式等。

 

砌筑式气调库的构造与传统的冷藏库差不多, 只是围护结构增加了气密层。

 

夹套式气调库是在冷藏库内, 另外其气密性分别由原围护结构和新增的气密层来保证。

 

装配组合式气调库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彩镀夹心绝热板(又称“三明治”板)装配组合而成, 是现代气调库的主要形式。装配组合式气调库又分为内结构架型和外结构架型, 当库的建筑尺寸较小时采用外结构架型, 较大时采用内结构架型。

 

3.按气调方式分类

 

只控制氧和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称为一般气调库, 还要控制其他气体浓度的称为特殊气调库。一般气调库:库内外压差控制在200~300Pa以内的称为常压气调库, 库内始终维持较低负压的称为低压(或减压)气调库。 在一般气调库中, 利用贮藏物呼吸作用降低库内氧浓度的称为自然降氧气调库, 而采用专门设备强制降氧的称为快速降氧气调库。

 

气调库发展历史

 

气调库是由法国蒙利埃学院杰克教授爱丁·贝拉特率先开始研究了空气成分对水果成熟的影响。

 

1821年,法国蒙利埃学院的杰克教授发表了研究成果,并获得了法国科学院物理奖;

 

1860年,英国人率先建立了一座气密性较高的储藏库,保温材料选择用铁板作里衬密封,制冷方式选择冰块,实验对象是苹果,进行测试后取得较好的储藏效果;

 

我国的机械气调技术发展比较晚,1978年北京建造了一座50吨的实验性气调库,后续又在广州、大连和秦皇岛等省份建立了气调库。

 

近几年,我国的气调技术发展速度快,许多水果、蔬菜的气调储藏在生产中大量应用,比如苹果、蒜薹等地气调储藏等。

Control Render Error!ControlType:productSlideBind,StyleName:Style1,ColorName:Item0,Message:InitError, ControlType:productSlideBind Error:未将对象引用设置到对象的实例。